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晚稻测产结果出炉,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这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3000斤),达到1530.76公斤。此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屡破超级稻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49公斤的世界纪录。
2日上午,位于青竹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试验示范基地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位院士、专家现场参与了测产。测产过程中,专家通过抽签确定三块测产田,全程监督测产验收。12时26分,经过严谨的测产流程,最终实地测产结果公布,平均亩产911.7公斤。在此之前,同一基地种植的早稻品种平均亩产619.06公斤。这意味着,同一基地种植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到1530.76公斤。
90岁的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连线了解现场情况。听到测产结果后,袁隆平非常激动,“双季稻亩产3000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多养活5个人,也意味着离我的‘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袁隆平看作是突破亩产“天花板”的关键。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衡南作单季晚稻栽培,取得了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实现了常规生态一季晚稻单产的重大突破。2020年,在同样的地块,继续开展双季晚稻超高产攻关试验。
经过考察,示范点每亩颖花量多在5000万以上,其中衡南每亩颖花量最高达5800万。特别是在今年南方稻区结实灌浆期遭遇极端天气的情况下,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表现出耐寒性强、产量高的特点。
粮食安全关乎14亿中国人的生存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不仅是水稻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继续领跑国际,充分彰显了国家科技创新成就。
(责编:王彬)